

1981.9-1985.7:辽宁财经学院财政系,获经济学学士学位;
1985.9-1988.7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,获经济学硕士学位;
2002.9-2006.6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,获经济学博士学位。
1988.7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,助教;
1991.7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,讲师;
1998.7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,副教授;
2005.7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,教授;
2010.7: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,博士生导师。
1998年8月-1999年8月,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瑞典访问学者。
1.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。
2.《地方财政研究》杂志外审专家。
3. 全国政府预算研究会理事。
4. 辽宁省财政预算执行分析专家库成员。
5. 大连市财政系统科调研成果评比专家库成员。
《财政学》、《外国财政制度》、《财政与国计民生》(本科生)
《公共支出研究》(硕士研究生)
《财政理论与财政体制》(博士研究生)
《财政学经典文献选读》(博士研究生)
1.公共救助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, 财贸经济, 2005(3), 该文被载入《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度科研发展报告》,2006(6)。
2. 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共分配制度的作用机理分析,财经理论与实践,2006(4)。
3.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难点问题探析, 国有资产管理,2007(10)。
4. 专著《城乡二元结构的财政视角研究》,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2008(7)。
5. 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财政补偿机制的路径,财政研究,2010(4)。
6. 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的税制改革思考,税务研究,2011(9),该文被《体制改革》转载,2011(11)。
7. 降低中等收入者税负的主要路径,税务研究,2012(8),该文被《财政与税务》转载,2013(1)。
8.地方土地财政收益分配:基本逻辑与转型路径,财经问题研究(封面文章),2014(2),该文被《财政与税务》转载,2014(5)。
9.后“土地财政”形成机制与收入结构配置,地方财政研究,2014(5),该文被《体制改革》转载,2014(8)。
10. 地方财政收入的合意性——基于结构视角的分析,宏观经济研究,2014(8),该文被《体制改革》转载,2014(11)。
11. 政府间财政职能:理论适应性与改革思路,财政研究,2015(2)。
12. 资源税改革应厘清三个问题,税务研究,2015(5)。
13. 现代税制改革目标下的遗产税制度逻辑与功能定位,财经问题研究(封面文章),2016(11)。
1.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,“税权划分的政策研究”(2001145)。
2.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“按照‘五个统筹’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”(05JBY089)。
3. 辽宁省社科联研究课题,“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财政政策研究”(2007lslktfx-69)。
4.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,“辽宁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研究”(L08BRK003)。
5.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,“辽宁医疗保障财政问题研究”(08C015)。
6.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,“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公共财政机理及政策研究”(2008T50)。
7.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,“辽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研究”(20120117)。
8.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“地方财政收入配置的路径依赖与合意性研究”(13BJY159)。
9.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,“后‘土地财政’时期辽宁财政发展问题研究”(13C007)。
10.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,“地方财政收支影响居民税负的机理与政策研究”(W2013209)。
11.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,“辽宁精准扶贫财政政策研究”(16B006)。
1. 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财政补偿机制的路径”获第五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。
2. 专著《城乡二元结构的财政视角研究》获得大连市科学著作一等奖。
3. 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百人层次。
4. 第十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。